立即下载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石峰答卷(下)
2022-10-15 10:00:00 字号:

改革深化

在“破”与“立”之间,闯出改革破局新路

改革创新,不破不立。

走进联诚集团新基地,一派火热的施工场面。7月11日,其高端轨道交通装备配套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项目(二期)开工以来,建设稳步推进。

新厂房工艺特殊,设计相对复杂。以往,建设单位需要取得整个工程的施工许可后方可开工,且办理施工许可证之前,需先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图审查合格证,整个过程通常需要2—3个月的时间,影响项目建设进度。

破的是“循规蹈矩”的守旧思想,树立的是开放创新的服务意识。

石峰区迅速与相关部门展开对接,通过采取“容缺办理+告知承诺”方式,帮助其取得了株洲首张“正负零”以下分阶段“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这意味着联诚集团可提前启动土石方、地基处理等地表以下工程作业,同时继续同步完善地表以上建筑主体结构、机电设备等工程设计和审查工作。


图片


石峰区企业服务专员就联诚集团相关项目到市局进行协调服务

“政府部门专业化程度很高,给予企业很大帮助。这种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信心。”联诚集团董事长肖勇民感慨道。

勇于破题、善于解题,树立“标杆”。石峰区着力抓改革强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出引领发展的“石峰样板”,多项经验走在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紧盯解决企业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石峰区迅速启动推动百名干部联百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相关工作,并通过政企早餐会、企业服务平台、“制造名城”企业服务微信群等全面收集企业问题,同时通过精细会审、精准倒排、精致服务、全程督办,确保企业难题高效办结,全力构建“企业办事不求人”机制,帮助企业解难纾困。其中,天桥起重冶金物料搬运项目审批提速80%以上,实现产业项目“竣工即办证”,做法被国务院相关部门向全国推介。


图片


▲石峰区企业服务专员帮助企业在网上申报相关材料

破的是畏难等靠的被动意识,立的是主动作为的责任担当。

“服务于千家万户,为居民排忧解难。”前不久,田心街道南峰社区居民黄师傅,将一面锦旗送到了网格员何雪辉手中,感谢她一直以来竭尽全力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

黄师傅家住在银苑小区,几年前因为一场大病造成肢体二级残疾,行动非常不便,身边缺少人照顾。办理退休认证、遇到突发难题……一有事情,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社区的网格员,每次何雪辉都会尽心尽力办好。


图片


▲黄师傅为网格员何雪辉送来锦旗

从2018年开始,石峰区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创新“社区干部即网格管理员”模式,按照每个社区400户、1200人的规模,将辖区5个街道、45个社区(村)划分为232个网格,每个网格明确专门网格管理员负责“打理”,社区书记担任网格长。通过“地毯式”的入户信息采集工作,将网格内所有的人、地、事、物等信息录入石峰区网格化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形成最真实、最全面的基层基础数据。

以这些数据为基础,一系列便民服务不断开展。比如,以前办理“老年优待证”,需要带着资料在指定日期到区里办理。现在老人可以先打电话给网格员问清楚该带的资料,任意工作日到街道办理,即办即取,无需再跑第二趟。2021年,该区进一步推进网格“1+N”联动,通过与水、电、气、通信运营商联动,推进基层职能力量全面下沉网格。

2020年,石峰区网格化治理创新入选全国各地100家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

破的是发展“拦路虎”,立的是广阔空间。

在全市较早实施区级人才优惠政策;搭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办理全市首张跨市办理的营业执照;推行园区改革,五大类评价子项均位居全市第一;在田心街道启动全市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的第一棒;率先采用“FBO”(融资-建设-运营)模式进行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水泥管厂片区开发项目……

破与立之间,赶的是时代快车,成的是发展高地。一项项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举措,让石峰区发展活力日益强劲。

民生福祉

在“加”与“减”之间,践行为民服务初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体人民的郑重承诺。

走出家门步行15分钟,可以做些什么?

可以到小游园散步锻炼身体,可以到琳琅满目的商超购物,可以悠哉送孩子到幼儿园,可以到社区医院看个感冒、做个体检,可以到农贸市场购买新鲜食材,还可以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休闲娱乐……

这是石峰区精心打造15分钟生活圈。家门口教育、医疗、养老、文体设施、便民服务站、小游园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应有就要尽有。“生活非常便捷惬意,幸福感很高。”井墈社区居民陈女士说。

加的是“实实在在”的举措,减的是民生短板欠账。

把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石峰区居住、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着手,实施民生工程,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擦亮民生底色,提升幸福成色。

在慎终如始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的同时,全面推进健康石峰行动。


图片

田心中医馆的谢医生上门为患者治疗


“谢医生来了,我感觉这几天给他翻身的时候没有以前费力了,而且现在坐着好像也比之前要稳些啦。”迎上走进家门的谢玉文医生,石峰区居民欧阳阿姨高兴地说。余某2年前因高血压导致脑出血,出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在上级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多次仍未见效,其妻子欧阳阿姨在一次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拿药时,工作人员告诉她,可以申请建立家庭病床,由康复医生上门开展康复治疗,办理方法简单,费用极低。

家庭病床,是石峰区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用,妥善解决部分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患者就医困难举措之一。余某作为第一例申请建立家庭病床的居民,在谢医生的精心治疗下,通过桥式运动在逐步康复当中。

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用心点亮每一个学生的未来。


图片


▲九方雪峰学校

8月29日,石峰区九方雪峰学校正式揭牌。学校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可容纳1500个小学学位,所有教室统一装配了智慧教学系统和高清触摸式一体机,空调、储物柜、护眼灯等一应俱全,除常规教室外,配有多个音乐、美术、书法等专业功能教室。今年秋季,一年级新生已在新校区学习。

近年来,石峰区不断优化区域办学条件,升级改造了一批中小学,全力推进田心中学提质扩建,已完成了石峰三幼等18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其中,石峰二幼已完成扩建招生,正在筹建创办省级示范幼儿园。

加的是“贴心服务”的细致,减的是与群众的距离。

将民生实事从政府“为民做主”,转变为“由民做主”,2019年起,石峰区全面推行惠民实事“票决制”,每个社区20万元的惠民资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资金跟着需求走、服务跟着居民走,真正做到“事情办不办、老百姓说了算”。


图片


▲干净整洁的湘天桥农贸市场

一座城市最生动、最真实的烟火气,体现于农贸市场。2017年开始,石峰区累计投入1.28亿元,对湘天桥、杉木塘等6家农贸市场进行标准化、智慧化提质改造。改造后功能区划明显,灯光明亮,分别建立食品安全快检中心,每个摊位还安装了智能电子秤,实现“来源可控、去向可查、责任可究”,让居民买得舒心,吃得放心。

加的是持续增长的民生投入,减的是群众“急难愁盼”。

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全面施策,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化为生动实践,石峰用行动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来源:株洲日报

编辑:谭洪汀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