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扎根基层守初心 用心调解护民安——张翕
2022-05-24 13:03:00 字号:

张翕,男,汉族,中共党员,47岁,株洲市石峰区司法局响石岭司法所所长,所在的响石岭司法所于2012年12月被评为湖南省模范司法所,2015年11月被评为全国先进司法所。只要提起张翕,老百姓个个竖起大拇指,有人说他是群众身边的“和事佬”,有人说他是接地气的“普法员”,还有人说他是人民群众的“摆渡人” ......群众对张翕的每一个称呼,都折射出张翕“为民调解”的初心和“十年如一日”调解的用心。



退伍不褪色 甘做群众的“和事佬”

“群众遇到纠纷,习惯来找我化解,这是对我的信任,也是对我的鞭策。有事能调、调后能解,这是一名司法所长的‘基本功’。”面对群众的信任,张翕用刻苦的学习和扎实的工作予以回报。2020年,张翕同志成功调解的案件两次在湖南经视播出,其中一个婚姻纠纷案件《再婚夫妻的隐婚生活》成功在央视《小区大事》栏目播出。

军队是个大熔炉、大学校,退役军人的作风优良、人品可靠,在部队是值得信赖的人民子弟兵,退役后依然是能够担负重担的好同志,2006-2015年,张翕从部队转业到石峰区响石岭街道担任综治办主任兼司法助理员,2016年任职于峰区司法局响石岭街道司法所。从未系统学习过法律知识的他深感工作十分吃力。为做好司法调解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司法干警,他利用休息时间购买阅读法律书籍,补充法律知识。正因为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让他在处理日常的纠纷时,更加地得心应手。自2016年担任司法所所长以来,张翕坚持“为民解忧”,扎实为民服务,调解矛盾纠纷300多件,解答法律咨询150多件,开展法治宣传20多场次。每年指导社区调委会排查矛盾纠纷24次,调解成功率达到99%以上。



春风送暖 甘做群众的“普法员”

株洲市石峰区响石岭街道这片面积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1万余人的土地上,各种开发建设不断,而各种建设大多劳动力用的是农民工,用工极其不规范,劳动关系、雇员受害等纠纷多发。张翕深刻的感受到,农民是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流动性大、工作和居住分散、文化水平低,缺乏学法主动性。同时,他们又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常常受到侵害。加强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排忧解难,是普法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每次送法下乡活动现场,张翕都专门设置“一对一”法律咨询点,为切实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同时,对于群众提出的关于纠纷调解工作的意见、建议,张翕都认真听取并详细记录,以便在后续工作中得以改善提高。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和现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向群众重点宣传《民法典》《人民调解法》以及常见矛盾纠纷的解决方法和途径,提升群众法治意识的同时引导他们合理表达诉求,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等各项服务真正走进老百姓生活,切实将人民调解知识送到了辖区群众的身边。

无畏远方 甘做群众的“摆渡人”

回忆起办理的一起起农民工讨薪、意外伤亡案件,张翕对农民工的嘱托难以忘怀。去年,张翕去协助企业因事故造成多人伤亡的善后赔偿工作纠纷时。一开场企业律师就用专业的法律术语向死者家属分析企业的无责原因。家属们听得一知半解、唯独记住了律师的一句“我的代理人没有责任”,瞬间情绪爆发。见此情形,张翕及时中断调解,把死者家属带到了谈心室。并第一时间向石峰区司法局局领导汇报了此次纠纷的困难,希望司法局派遣了一名专业律师和他一起参加了此次调解纠纷。

谈心室里,死者的家属就质问道:“对方刚才就是欺负我们不懂法,为什么不让我们骂他两句?”张翕解释说:“您们已经足够悲伤了,就不要再激动了。我明白您们的心情,我是执法者,你们来到了我这,请相信我,我不会偏袒任何一方的。”见家属情绪逐渐平静,张翕和律师从不同的角度给出法律意见,一步步的真诚服务,终干解开了当事人的心结,为之后的成功调解类定了基础。对于企业一方,他首先对律师的专业性予以肯定、同时也提醒律师不可就重避轻的回避一些法律权责问题,希望企业能听一听作为第三方调解员的意见。经过不懈努力、当事双方终于自愿达成协议,企业对死者父母进行一定的补偿,死者父母也对之前的不理智行为表示道数。

平日里,张翕朴素低调,为人和蔼可亲。经常能在街巷排查纠纷时看到他的身影,与街道来往的群众热情地打招呼,话家常。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坚持事情用心做,群众的事情无小事。青春韶华几十秋,张翕在寻常人家的“烟火气”中,用真诚叩开群众的心扉。如今的他,依旧坚定地走在人民调解之路上,以“摆渡人”的姿态守护着石峰区的和谐和老百姓的安宁。

来源:市司法局

编辑:胡文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