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株洲日报》:接力追凶17年
株洲警方先后投入200余名刑侦警力, 摸排2000余人,一起部督命案终于告破
2020-07-17 10:20:41 字号:

1.jpg

民警押解嫌疑人刘某立到作案现场进行指认。 

株洲日报讯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这起案件的侦破解了我市几代刑侦民警的心结。”7月16日,在市公安局召开的新闻通报会上,石峰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曹亚军感慨不已。

7月13日,经过17年的接力追凶,在排查了2000多人后,株洲警方成功将潜藏17年的命案嫌疑人刘某立抓获,部督“2003·9·28”命案告破。

●母女俩家中遇害,嫌犯销声匿迹

2003年9月29日凌晨,在石峰区某厂房宿舍,某国企高管陈某洲回家后发现,家中一片狼藉,妻子陈某华及8岁女儿陈某怡倒在血泊中,已无生命体征。

因案情重大且影响恶劣,案发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联合石峰公安分局刑侦大队立即成立专案组,抽调百余名精干警力展开侦查。

专案组走访后发现,受害者陈某华平日深居简出,社交关系简单,并未和他人结仇。8岁的陈某怡活泼聪明,是班上的班长。

母女俩为何突遭毒手?因没有目击者,加之无视频监控,寻找嫌疑人如同大海捞针一般,困难重重。

专案组决定采用最笨的“人海”战术。他们围绕受害者家庭的社会关系,逐一摸排,两年下来,调查足迹遍布全国10余个省、40多个县市区,摸排嫌疑对象1000余人,形成案卷材料43本。

然而,受限于当时的刑事科技水平,此案的侦查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嫌疑人似人间蒸发一般,销声匿迹。

●200余位刑侦民警接力追凶,17年紧盯不放

案子不破,专班不撤。这些年,市公安局几度调整专案组成员,数次调整侦破方向,始终没有停止追凶的脚步。

曹亚军清楚地记得,队里不少老民警直到退休都在念叨:“有生之年,一定要看到此案告破。”

摸排走访、核查线索、查阅档案……专案组先后投入200余位刑侦民警,反复梳理案件历史信息,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线索,围绕现场痕迹物证,对受害人关系网以及案发现场周边学校、社区等开展重点侦查。

今年,公安部、省公安厅部署开展“云剑2020”破命案积案专项行动,将此案列为部督命案积案,省公安厅特意派遣专家来株洲研究案件,市公安局再次组织攻坚。

●布下天罗地网,疑犯被抓时已写好遗书

由于当年案件现场勘查细致完整,现场证据保存得力,专案组抽丝剥茧,对前期工作再整合、再梳理,借助刑事科技的发展,不断缩小侦查范围,逐一排查可疑人员。很快,案件出现了重大突破。

7月12日,专案组终于锁定了嫌疑人为刘某立,今年60岁,目前居住在天元区某小区。

“立即进行抓捕!”获得这一重要线索后,坐镇专案指挥部的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高军果断发出指令。

专案组连夜制定抓捕方案,准备收网。7月13日凌晨4时,他们兵分两路,布下天罗地网。蹲守近7个小时后,民警抓住时机,将准备外出的刘某立抓获。

“别动,我们是警察。”面对民警的到来,刘某立没有任何反抗。或许是早有预感,他的裤兜里还揣着已经写好的遗书。

●案发后藏匿在天元区,一听到警笛声就害怕

“我知道早晚会有这一天。”指认现场时,刘某立显得有些如释重负。

据刘某立交代,早年间,他沉迷于赌博,欠了10多万元。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通过牌友得知陈某洲家境殷实,出手阔绰,且经常出差,家中只有妻女二人。

他随即萌生了入室抢劫图财的念头。经过一个多月的踩点,2003年9月28日晚,趁陈某洲不在家时,他戴好手套,带上凶器潜入对方家中,打算抢劫财物。因女主人反抗,恼羞成怒的他便将母女二人杀害,随后逃之夭夭。

让人意外的是,案发后,他并未逃到外省,而是回到了天元区的家中。这些年,他过得小心翼翼,几乎不与外界接触,甚至从未带4岁外孙外出玩耍。

“我每一天都活在愧疚与害怕中,一听到警笛声就惊出冷汗。”落网后,刘某立懊悔地说。

目前,他已被刑拘。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刘琼

编辑:仇昱又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