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晚报讯 “现在向全体业主通报今年民生实事清单完成情况:22件实事,目前已经完成6件……”
别以为各级政府才有民生实事清单。近日,在石峰区响石岭街道协力大山地小区(以下简称大山地小区),民生实事完成情况、下一步的推进计划等,成为业主热议的话题。其实,在5个月之前,这里还顶着“弃管小区”的帽子。
坐拥美丽风景的小区,为何被“弃管?”
“从2012年入住到去年年底物业撤离,我们的心情还真不像石峰山风景这般美丽。”小区多名业主这样吐槽。
大山地小区坐落于石峰山脚下,是个商品房住宅小区,属于响石岭街道云峰阁社区六网格,共有2栋电梯房、3栋多层住宅,187户居民。
记者了解到,之前管理该小区的物业属于开发商前期物业,几年相处下来,业主与物业之间可谓是矛盾重重。业主埋怨物业不作为,态度不好、责任心不强、执行不到位,“老早就想换掉这个物业公司”。
过程中,物业公司也发现收费越来越难、资金缺口越来越大,还没等到产生业主委员会就“被下课”,去年12月,物业公司主动宣布撤离。于是,大山地小区成为被物业公司放弃管理的小区。
成为石峰区首批无物业管理试点小区
大山地小区首届业主委员会成立于今年3月。
在此之前,通过社区网格员、小区党员多次宣传,不少业主发现原来小区也是“藏龙卧虎”之地:既有街道物管办的工作人员,也有物业公司资深员工,在小区管理方面,政策理论与实际操作都有保障。
在首届业主大会上,121名业主前来投票,还通过了《小区议事规则》和《管理规约》。选举产生的首届业主委员会成员,除了以上两位“业内人士”,几位大家公认的热心业主也跻身名单之中。
那么,接下来是引入新的物业公司还是业主自我管理呢?多数业主倾向于后者。
“增强业主们的自治意识、提升自治能力,大家齐心协力管好家园、过好生活,就以这个小区为范本。”响石岭街道党工委书记潘凯介绍。
今年,石峰区的昊华小区、协力大山地等16个小区成为无物业管理小区自治首批试点。
居民感叹:“大山地山泉,有点甜”
制定小区年度民生实事清单、产生监督委员、确定每个楼栋的业主联络员,是首届业主委员会上任后烧的第一把火。
这份清单共有22件民生实事,截至5月7日,22件民生实事已完成了6件。
“我们小区人车不分流,很多绿化遮挡了视线,容易出危险。二次供水水箱的清洁,直接关系到大家的身体健康,以前多次提出,但没有执行。”业委会副主任曾梅介绍,两个月来,桩桩件件民生实事的完成,多亏了业主们齐心协力。
修剪绿化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且需要多人完成。一位业主表示,有亲友从事这方面工作,可以请他带着专业工具过来现场指导,小区几名热心业主报名组建修剪队伍,现场学习、实践,从低矮灌木开始,“既掌握了新技能,又能为大家服务,何乐而不为?”一名参与者笑称,会加油把这门技艺练精。
二次供水水箱,到底是找专业团队呢还是购买工具自己清理呢?业主群里进行了充分讨论,最终大多数人倾向于请专业团队上门进行彻底清洗,并出具水质检测报告。清洗之后,有业主在群里花式点赞:大山地山泉,有点甜,居民生活也有点甜。
此外,业委会与热心业主排查出小区松动、存在安全隐患的120多根围栏,目前已经全部修复完毕;原本脏乱差的小区“门脸”——入口处的保安室,也被粉刷一新;保安、保洁人员换上了专业的制服,加强了治安巡逻力量、收取快递时也更正规。
下一步将增加停车位、提升门禁安防级别
大山地小区没有地下停车库,小区内只规划了70多个车位,但业主实际拥有车辆百余台,由于门禁较松,一些外来车辆也会进来,甚至还有一停大半年的“僵尸车”。
“人车不分流有安全隐患,乱停乱放引发矛盾纠纷还堵塞消防通道。”响石岭街道相关负责人明白,运动式的整治行动效果不持久,为此,他们与业委会共商彻底解决之道。
目前,解决方案已经制定并有了具体操作:对小区公共区域进行重新规划,清理和外来车辆,计划利用空地增加20多个停车位;安装智能识别系统,对业主和车辆进行人脸识别和车辆识别,提高小区治理管理水平;对小区入口进行改造,人车不再同进同出。
“只要不下雨,改造工程就会启动。”曾梅介绍。
通知发布才半个月,7成业主已预交全年物业费
响石岭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物业公司撤离时,说是20多万元的物业费收不上来。今年小区搞业主自治,收费成为街道、社区最担心的问题。
让人欣喜的是,4月下旬,收费通知经过微信群一发布,仅4天就有54户预交全年物业费。更令人感动的是,连毛坯空置房的户主也主动从外面赶来交费,目前7成住户已预交全年费用。
来源:株洲晚报
作者:李卉
编辑:谭洪汀
本文链接:https://wap.shifengnews.cn/content/2019/06/18/6394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