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送你一双慧眼,看清“三贷”
2019-05-14 10:10:53 字号:

  石峰新闻网讯 5月8日,石峰区召开打击整治“套路贷”“校园贷”“非法高利放贷”(以下简称“三贷”)等非法金融活动专项行动部署会,标志着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正式启动。

  什么是校园贷?

  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孩子考入大学,有些家庭无力负担孩子在城市消费、学习甚至是创业上的资金需求,急速膨胀的消费欲望会促使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寻找贷款平台,甚至是民间高利贷。

  催款程序

  校园贷平台有整个催款程序,包含了“十步曲”:1、发逾期短信;2、单独发短信;3、单独打电话;4、联系贷款者室友;5、联系父母;6、再次警告本人;7、发送律师函;8、给学校发通知;9、在学校公共场合张贴大字报;10、群发短信。

  典型案例

  石峰区的小陈是长沙某大学的学生,平时生活比较追求享受,她陆陆续续向某校园贷平台借款数万元,因为利滚利,最后无力偿还,被起诉到了法院。

  据了解,小陈起初借钱是为了购买一台苹果手机,后来便一发不可收拾。在这之前小陈的家人,已为其偿还了各类校园贷共计二十多万元。受此影响,小陈也休学回到了株洲。

  石峰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虽然原告方手中持有9万多元的借款欠条,但小陈对此并不认可。她抗辩,自己实际上只借了三万多块钱,欠条是被胁迫写下来的,中途已归还了部分借款。一审法院作出判决,被告小陈(化名)应偿还原告借款20111元,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石峰区人民法院接连受理了十多起类似的校园贷纠纷案。基本都是高利借款,利滚利最后无力偿还。

  什么是套路贷?

  套路贷是不法分子以无抵押快速放贷为诱饵,以民间借贷为幌,诱骗或强迫他人陷入借贷圈套,通过“虚增债务”、“制造资金走账流水”、“肆意认定违约”、“转单平账”等手段,让借款人的债务在短时间内呈几何式倍增,继而通过暴力讨债、虚假诉讼等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较大数额财产。

  “套路贷”犯罪的基本特征

  一是制造民间借贷假象。被告人对外以“小额贷款公司”名义招揽生意,与被害人签订借款合同,制造民间借贷假象,并以“违约金”、“保证金”等各种名目骗取被害人签订“虚高借款合同”“阴阳合同”及房产抵押合同等明显不利于被害人的合同。

  二是制造银行流水痕迹,刻意造成被害人已经取得合同所借全部款项的假象。

  三是单方面肆意认定被害人违约,并要求被害人立即偿还“虚高借款”。

  四是恶意垒高借款金额。在被害人无力支付的情况下,被告人介绍其他假冒的“小额贷款公司”或个人,或者“扮演”其他公司与被害人签订新的“虚高借款合同”予以“平账”,进一步垒高借款金额。

  五是软硬兼施“索债”,或者提起虚假诉讼,通过胜诉判决实现侵占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财产的目的。

  典型案例

  去年10月,胡某因资金周转出了问题,在一市场路边看到借贷小广告,随即电话联系了李某。向其借款3万元,一个周期10天,利息1毛。扣除利息、手续费、上门费等,胡某最终到手22500元,并给对方写下了6万元的借条。

  在接触过程中,李某发现胡某名下有房产,有偿还能力。于是李某找到宋某兄弟,商议一起出资,借给胡某。到了还款日期,李某和宋某兄弟、杨某等人又密谋想占有胡某的房子。随即,联系胡某,将其带至石峰大桥西头,采用扇耳光等方式强迫他借款。李某等人按密谋的计划将胡某带至市区某写字楼杨某某处,让他通过借款偿还欠款,写下25万的借条。

  当时他们假意拿出3万元现金给受害人胡某并拍照,后把钱收回。又以替胡某还账的名义微信转账2万给了李某,再用手机银行转了20万到胡某新办的银行卡上,并威胁其说出密码,将钱又转回到了李某账户。

  一套流程下来,胡某不仅一分钱没拿到,又欠了“25万”。今年1月,李某等人拿着借条、流水等证据,堂而皇之的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胡某败诉。败诉后的胡某万念俱灰,不敢回家,前往公安局报案,称被诈骗。

  实际上,宋某、小宋及杨某3人长期从事高利放贷活动,案发前已合伙租下写字楼套间进行公司化运作。在让借款人出具高额欠条时,还会要求借款人签下名下房产出租合同,便于日后将暴力讨债掩饰为租赁纠纷。

  什么是非法高利贷?

  根据最高法院规定,借贷双方约定年利率未超过24%,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利率在24%-36%系灰色地带。若借贷双方约定利率超过36%,则定为高利贷,不予支持。

         典型案例

  一名租住在石峰区的男子罗某通过网帖求助,称其儿子欠下高利贷,房子被抵押;为了还利息,已变卖摩托车、借支;在借款人逼迫下办理信用卡,向亲戚借钱。罗先生和家人还收到催债人骚扰和威胁,生活上担惊受怕。

  石峰区扫黑办得知网帖信息后,填写好群众举报线索登记表移交至石峰公安分局,由石峰公安分局核查具体情况。

  打击“三贷”,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如果您身边有“三贷”违法现象,欢迎您举报,提供线索。

  举报电话

  22750047(区处非办)

  28683736(石峰公安分局)

来源: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编辑:谭洪汀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