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新闻网讯 说到应急,你知道那些知识?生活中很多悲剧的背后,实际体现的是应急知识的缺失。这是一篇归纳全面,操作性强的应急安全知识美文,欢迎多多转发给更多需要的人。
最好的挽救就是预防

《指南》从“知风险、会防范、能应对、有准备”四个角度入手,系统梳理了日常生活中13个常见风险点、13处注意防范点、9个应急应对手段和2项家庭预防准备须知,内容覆盖市民日常生活中的“吃、住、行”,总结来说具有针对性强、系统性强、专业性和权威性强四个特点。
知风险,会防范。能应对,有准备。
出门温馨提示:
·莫忘:“伸手要钱”——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
·谨记:“三关要过”——关电(电热器、电热毯、电视、电脑、充电器)、关火(关闭燃气灶和管道阀门)、关水






3会防范
最好的挽救就是预防
一、居家安全
1、防火灾
·动用明火要谨慎,灶火、蜡烛、香烟、蚊香等,要确保人离火熄。
·电气火灾危害大,按使用说明和线路容量使用电器;及时检查并更换老化、破损电线;插头、充电器按需要插拔;确保人走断电。
·保持逃生通道通畅,不占用公共消防通道;保护消防器材。
·火柴、打火机要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2、防燃气事故
·使用合格安全的燃气灶、燃气软管和热水器。
·燃气橡胶软管最好两年一换。
·安装燃气报警器。
·使用罐装煤气的用户要选择合法燃气企业提供的钢瓶,以及合格的减压阀。
3、防盗抢
·安装合格的防盗门窗,使用B级以上安全锁。
·有人敲门时,先询问,确定对方身份后再开门。
·外出时锁好门,关好窗户。
·家中不存放大量现金。
·有条件的家庭安装防盗报警设备。
4、防中毒
·购买新鲜的果蔬和活的海鲜,食用时煮熟煮透。尽量不食用剩菜剩饭,过夜的海鲜坚决不能食用。
·药物放在儿童无法拿到的地方。
·中毒后要大量饮水稀释、催吐,及时送医。
·药物中毒者送医时要说明药物类型或携带药盒。
5、防烧烫伤
·开水壶、电熨斗等放在儿童不易碰到的地方。
·炒菜做饭时,不要让儿童在身边玩耍。
·冬季不要长时间使用电热装置(如暖手宝、电热毯),小心低温烫伤。
二、外出安全
1、防车祸
·驾车:遵从交通指示,不随意变道;恶劣天气减速慢行,雾天应及时打开防雾灯和近光灯,雨雪天气平缓转弯、加速和制动;系好安全带,保持车距,专心驾驶;高速路上行驶不要随意停车,不要随意占用应急车道,在高速上发生事故后及时打开双闪灯,在车后150米摆放三角形警告牌,人员转移到护栏以外。
·乘车:平稳上下车;不将头、手伸出窗外;乘车系好安全带,乘公交车站稳扶好;开关车门注意车辆和行人。
2、防步行意外
·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走斑马线。
·不要乱穿马路,不要翻越横栏及绿化带。
·不要低头看手机,随时注意周围车辆。
·注意高空坠物。
·看护好学龄前儿童。
3、防溺水
·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过饱、过饥或身体不适,均不能下水。
·选择正规游泳场所,遵从浴场管理和警示。
·水中抽筋时先吸一口气,用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使抽筋腿伸直,这样连续多次即可恢复正常。
4、防公共场所意外
·看通道:进入公共场所(宾馆、商场、影剧院等)首先查看消防疏散图,了解逃生通道;注意应急广播,突发事件发生后听从指挥。
·防踩踏:人多的地方尽量不要去;人员密集时不要起哄,不制造紧张气氛;陷入人流一定要站稳,保持重心;不要逆行,更不要弯腰系鞋带或捡拾东西;跌倒后双手抱颈,侧身,蜷缩成球状。
5、防动物咬伤
·宠物抓咬伤:对不熟悉的宠物不要逗弄;被咬伤或抓伤后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及时就医。
·毒蛇咬伤:上山时避免暴露肢体。蛇咬伤后不要奔跑,立即冲洗伤口,大声呼救并拨打120。
·海蜇蜇伤:游泳注意远离水母类动物。被蜇伤后尽快擦去粘附在皮肤上的触手或毒液,可用海水或肥皂水冲洗,不能用淡水;及时就医;过敏体质者尤其注意。
三、特殊情况
1、特殊地点
·高层建筑尤其注意防火,应定期检查防火门、消防栓、报警器等设施是否好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明亮,家中是否配备缓降器等辅助逃生装置。
2、特殊时间
·特殊天气:随时关注天气状况,及时了解预警信息,并作出相应准备。天气恶劣时,如台风、雷雨,尽量不要外出;外出时避开大树、广告牌和临时建筑物。
·遇地震时,到空旷地带躲避;在室内要贴近坚固家具或进入卫生间等狭小房间。
3、特殊群体
·老年人:一是患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注意防范过冷和过热天气,外出携带急救药物;二是避免突然性的动作,以免摔倒造成骨折;三是不要轻信保健品广告和中奖等诈骗电话、信息,子女应多关注老人,为其讲解防诈骗知识。
·儿童:
一是带孩子外出时,要随时保证孩子在视线范围内;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带路。
二是不要单独让孩子留在家中,更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汽车里,特别是夏天;阳台、窗户必须安装防护网,并定期检查,确保其牢固。
三是过马路、乘电梯、人多时要和孩子手拉手,乘车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四是认真教育儿童不要玩弄插座、电器等,更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最好装备漏电保护器。发现触电者后首先使其尽快脱离电源,关闭电源或用绝缘物体切断电路,不可直接徒手牵拉;若心跳呼吸停止则进行心肺复苏。


4能应对
这些技能关键时候能救命
1、如何拨打紧急电话
·119:清楚说明地点、火情、及有无被困人员等信息。
·120:保持镇静,清楚说明病伤者的地点,简明扼要介绍病情;同时,要在第一时间对伤病者做些简单处理、自救。
2、火灾处置
·初期火灾扑救:会使用灭火器,其步骤是:除掉铅封,拔掉保险销;一手握喷管,一手提压把;然后按下压把,距离火焰1.5米左右对准根部喷射。油锅起火时关火、加菜、盖锅盖,不可用水泼。
·疏散逃生:发生火灾保持冷静,逃生时不要乘坐电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贴地靠墙走。
·发出警报:发现火灾要及时按下报警器;尽快告知邻居;拨打119报警。
3、燃气泄漏处置
·发现燃气泄漏后,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开窗通风,禁止开关电器、打手机及使用抽油烟机排气,以防电火花引发爆燃。
·如果发现中毒者要立即将其移往安全处,若昏迷则及时救治,拨打120。
4、溺水急救
·非专业人士不要下水救人,更不能手拉手救人,可借助树枝、竹竿等救助溺水者。
·溺水者上岸若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应拨打120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坚持长时间不间断地按压;不要先控水。
5、烧烫伤急救
·烧烫伤发生后,应立即用冷水冲洗降温,不要涂抹任何药物或其他东西,拨打120或及时就医。
6、心肺复苏术
·轻拍病人判断有无意识,判断呼吸、心跳情况,如呼吸停止则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或剑突上两横指;采用双手叠扣法,腕肘关节伸直,利用身体重力,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胸外按压的速度保持在100至120次每分钟,连续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实行30:2(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心肺复苏术。
·要持续进行按压,不要中断,直到呼吸心跳恢复或专业人员到来。
7、海姆立克救生法
·对于成人:救护者站在伤者身后,一手握拳,按压于伤者的肚脐和剑突中间,另一只手包住拳头,用力向内向上冲击,直至阻梗解除。若无呼吸则进行心肺复苏。
·对于婴儿:立即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几次,直至孩子将异物吐出。
8、出血急救
·按压止血,出血较严重时,用手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压闭住,中断血液。但每次按压不要超过10分钟。
·包扎止血,即用绷带、三角巾、止血带等物品,直接敷在伤口或结扎该部位。
·一般小动脉和静脉出血,可用加压包扎止血法。较大的动脉出血,应用止血带止血。在紧急情况下,须先用压迫法止血。
9、警报处置
·会避让:驾车时及时让行救护车、消防车。
·知预警:及时关注政府发布的各种预警信息,并按要求进行准备和应对。
·能听懂:知道防空警报中的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鸣响方式,并按规定作出应对。

5有准备
安全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一、家庭应急方案
·制定家庭应急预案和家庭应急疏散图,并和家人进行演练。
·张贴家庭成员及邻居亲朋电话联络表,以备急用。
·参加应急体验和培训,学习应急技能。
二、家庭应急物资
·消防装备:一是预警装备,指燃气报警器、火灾警报器、漏电保护器等。二是处置装备,包括灭火器、救生绳、缓降器、防毒面具、手电筒、哨子、收音机等,及汽车灭火器、逃生锤。
·食品储备:按家庭成员人数准备3天的食物和饮用水,并按时更新。
·药品储备:紫药水、阿司匹林、云南白药、阿莫西林、藿香正气水等针对意外伤害和急性肠胃炎等突发疾病的药物,以及速效救心丸等针对心脏病等特殊患者的药物,包括绷带、纱布、医用胶布、雾化器等。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编辑:谭洪汀
本文链接:https://wap.shifengnews.cn/content/2019/05/09/6394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