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洗尽铅华,清水塘铿锵迈向新腾飞
2019-01-10 14:56:53 字号: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湖南认真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腾笼换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冬夜的株洲,大雪纷纷扬扬。这是株冶铅冶炼厂工段长何岳峰在株冶工作的最后一晚,明天,他将告别这里,前往衡阳水口山株冶新厂工作。

  在轰轰烈烈中崛起,又平平静静退出,清水塘搬迁与改造,261家企业、5万多名职工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如今,喧嚣远去,繁华不再。

  “几十年了,最后一天了。再见了,你的使命已经完成了。”何岳峰说,他的父亲曾在这工作了30多年,他也快工作30年了。

  2017年11月28日,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在株洲调研时说,清水塘广大企业职工,为国家发展建设作出的贡献功不可没;如今实施搬迁改造,为湖南绿水青山永驻、群众安居乐业作出的贡献,同样功不可没。

  2017年8月26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在株洲考察时说,切实打好转型升级战役,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新腾飞。

  清水塘老工业的搬迁改造,带走了污染,也带走了260多亿元的工业产值。

  石峰区清水塘搬迁改造指挥部副指挥长钟碧武表示,阵痛肯定是有的,也是难免的,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把这种阵痛,缩小到最短时间内。

  观光小火车,具备低速、轻型的特点,来自中车株洲特装公司的观光小火车,成为不少景区的“抢手货”。

  即使进入冬季,中车株洲特装依然一派繁忙,厂房内各式各样“迷你机车”让人目不暇接。目前,公司各种类型产品遍布北京、上海、广东等20个多省市景区和主题公园。

  中车株洲特装总工程师戴南山说:“我们会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定制个性化产品,为游客带来极致的用户体验。”

  株洲在转型升级的强烈阵痛中,全力打造中国动力谷,如今,这里形成全球最大轨道交通产业集群,2017年,株洲轨道交通、航空、汽车三大动力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占株洲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0%。

  中车株机董事长周清和告诉记者,十八大以来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接近1500亿元,是前六年的2.5倍。

  实践证明,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衡阳水口山、郴州三十六湾等“关停并转”,没有带来经济下滑,反而推动了高质量发展,与2013年相比,2017年湘江沿线8市经济总量累计增长41.3%,财政收入累计增长39.4%。

  除了湖南卫视的新闻联播对清水塘进行了报道,人民日报也发文为我们清水塘点赞了哦,快和小石头一起来看下吧~

  相关链接

  《人民日报》发文点赞株洲清水塘“断腕”“布新”

  1月7日出版的《人民日版》2版,发表了《长江奔涌新动能——写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三周年之际③》的报道,讲述了株洲清水塘搬迁的故事。

  《人民日报》2019年1月7日02版截图

  报道称:“枕靠湘江的清水塘,是我国‘一五’‘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承载着共和国工业的荣光,但是‘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积累了严重的污染,成为入洞庭、汇长江的湘江之殇。清水塘断然转身的背后,凸显地方党委政府刮骨疗伤的决心。”“株洲市虽承受‘史上最大力度’去落后产能的阵痛,但锚定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三大动力创新产业,全力打造‘中国动力谷’。”

  2018年12月30日,株洲冶炼集团在我市清水塘地区的最后一座冶炼炉熄火,停止运行。至此,清水塘老工业区261家冶炼化工企业搬迁改造取得关键性进展,为我市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腾出了一个“凤巢”。

  2018年12月30日,株冶在清水塘地区最后一座冶炼炉熄火 (记者戴凛 摄)

  据了解,对关停退出企业,我市也在着力优化服务,引导其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目前,从清水塘老工业区内退出到异地转型升级重建的企业有61家,其中54家已建成投产。

  清水塘地区的未来可期。2018年12月6日,我市与中交三航局联合体就《清水塘产业新城整体开发PPP项目》签约。签约后,中交三航局联合体将与株洲携手,全面启动清水塘片区的项目建设工作和产业导入工作,首批工程“一桥、一塘、三路”即清水塘大桥、清水塘城市公园、清水塘大道、清霞路和株冶路,即将开工建设。

来源:湖南卫视新闻联播 株洲晚报

编辑:谭洪汀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