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新闻网讯 (通讯员 张合顺)“我在石峰区政协工作多年,对石峰的一草一木感情深厚。虽退休多年,仍心系石峰,关心支持石峰发展。近期听闻石峰变化日新月异,不禁邀三五老友,循着往日足迹,故地重游,重返清水塘、再上九郎山,心潮澎湃,另有一番激情涌上心头。”原石峰区政协主席张合顺这样说到。

老清水塘烟囱林立
从白石港穿越沿江路,宽阔的风光带让人情不自禁下车走走,“鱼翔浅底,鹰击长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湘江美景一览无余。进入铜霞路,郁郁葱葱的绿化已取代林立的烟囱。碧水蓝天、清新的空气与我们记忆中的清水塘相比,恍若隔世。路往霞湾,依稀记得的化工企业已难找到具体位置,但却清晰地回想起当年调研民营企业发展,与政协委员在企业门口下车时,车轮卷起的滚滚黑尘中充斥着浓厚的化学和金属味道。曾几何时,这是扛起石峰发展命脉的清水塘,这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清水塘,更是不敢大口呼吸,让人掩鼻而逃的清水塘。如今的霞湾港口,清流潺潺,绿草如茵,空气中都仿佛充满花香。石峰区委、区政府响应省、市号召,落实湘江保护治理一号工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还老百姓一口真正的清水塘”。石峰区人民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坚定敢啃硬骨头的决心,坚决打响清水塘工业区搬迁改造战,在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内,实现近150多家企业关停搬迁。边搬迁边治理、边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已初见成效,清水塘生态科技新城、城市公园、工业遗址公园等呼之欲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让清水塘承载新的历史使命,再见,旧日的清水塘!再见转型升级后的清水塘,将是宜居、宜业的清水塘。

石峰区湘江风光带
九郎山曾是老政协们牵挂最多的地方。石峰区历来以工业见长,第一、三产业一直是缺乏亮点,为拉长短腿,历届政协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很多课题。还记得在当年的袁家冲,我和屈可颂等同志调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退出水稻,扩广种植并帮助村民销售甜玉米,找中南林学院的林业专家论证开发野生植物山巷子的经济价值,后来又研究如何依托大厂、大学、大所,跳出农业抓农村。谋划向周边企业提供配套产业、输送劳动力……如此种种,历历在目。政协以文史为主要工作,尤记当年与市民盟主委汪世维下乡采风,收集挖掘九郎山下的历史人文故事,白马龙原来有美丽的传说,九郎山得名于为李世民治愈眼疾的九个郎中,洪武寨相传为练兵场,大冲小学为女侠秋瑾故居旧址……这些在《北区志》中均有记载。记忆最为深刻的是,为保护和开发九郎山历史文化自然资源,我们还通过驻区省市区三级政协委员联席会议,委托省政协委员向省政府提交了《将九郎山规划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的提案,请求将九郎山的保护和秋瑾文化的开发列上重要议事日程。每每想到九郎山省级森林公园的获批,政协人贡献了一份力量,就感到无比欣慰与自豪。

绿意盎然的九郎山
今日九郎山,林海苍翠,更胜往昔。秋瑾故居的古朴端庄、城际铁路的洒脱与青山绿水相得益彰,乡间羊肠小道,景区舒适的游步道,与宽敞精致的秋瑾大道交相辉映,历史沧桑与现代元素完美交融。我们来时正在初夏,大冲村垅中几百亩花海中,醉蝶、波斯菊等各种知名不知名的花正在争香斗艳。让人惊叹的是,这里经过了土壤改良和试验,竟然还种出了大片的薰衣草!走在垅间水渠上,徜徉在花海之中,周围满面青山,头顶蓝天白云,脚下溪流潺潺,俯仰之间,“美丽大冲”四大字映入眼帘,老乡们谈起村里的前景兴致勃勃。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区委、区政府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绿心保护工程,给九郎山片区带来了巨大变化。三年植树,五年复绿,十年造林,几千亩的山头植被全部修复,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继续提质,秋瑾故居、石峰禅寺、上林寺、白马古镇等人文景观与轨道交通城等现代化产业园区实现对接,乡村环境治理、生猪养殖退出、乡风文明建设等专项工作,让大冲村“全国文明村”的金字招牌越发闪亮,九郎山绿心片区将真正成为长株潭人民城市休闲的后花园。

九郎山下美丽乡村
从白马大冲继续往北,我们想着当年的袁家冲,老友们都感慨幸好有好人引路,不然我们这些老石峰人都会分不清身在何处,简直找不着北。轨道交通城路网发达,智谷等高科技工业园井然有序,早已不是我们熟悉和想象中的村庄,回想起当年我们“跳出农家抓农村”,振兴老工业区基地,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区的思路,与今日宏伟的轨道交通城相比,虽然思路一以贯之,但不置身于此,谁能想到有此巨变?

现在的清水塘,整装再出发
总之,今天的石峰,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空气更新鲜、工业更高新、商业更兴旺、街道更美丽、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幸福安康!
石峰发展历程令人感叹,发展成果令人欣慰,发展前景令人欢欣鼓舞,壮哉石峰,美哉石峰!
来源:石峰新闻网
作者:张合顺
编辑:谭洪汀
本文链接:https://wap.shifengnews.cn/content/2018/11/08/6395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