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新闻网讯(通讯员 周明)为了实现50多个民生救助事项的网上办理,区“最多跑一次”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了一个会议,会上布置交办,要求各单位在一周内将涉及本单位的事项网上受理流程梳理上交,确保软件开发的进度。有的单位第二天就梳理上交了,有的单位一周内梳理好上交了,然而,有的单位既没有按时上交,也没有任何的说明,甚至在打电话催交的时候,理直气壮的列出很多理由,总而言之隐含的意思是“我承认没交,但是你不能怪我”。
近年来,在中央狠抓“八项规定”的整治下,政府职能部门干部作风的改进是看得见的,也是当今百姓街头巷尾议论有成效的热门话题之一。然而,仍有少数单位总要在执行落实上打上折扣,明明是已经到了交办时间,却还要一催再催,甚至同一件事情被强调交办一遍又一遍,还是没有落实,工作要求形同空气被置若罔闻。
今年以来在全区开展的网格化工作,畅通了民生事项的反映渠道,232个网格建立了336个微信或QQ群,23719位居民可以面对面反映诉求;石峰区发布公众号开通“随手拍”栏目,居民可以随时随地将问题拍照反映;236名网格员在网格化信息服务平台上报事件。因此,区网格中心每天都可以收到大量与居民息息相关的事件。事件和问题收集上来了,处置的效率就很关键了。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处置并作出回应,定然能够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树立政府诚信,也有利于激发居民参与共同治理的热情,真正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但是如果敷衍了事,简单回应甚至不予理睬,丢失的将是最为宝贵的民心。因此,大家好不容易培育起来的良好形象,一点一滴树立起来的诚信,绝不能让少数不作为、缓作为甚至乱作为的人葬送。
对于反映上来的事件和问题,应该进行分类处理。有的属于市级层面的,比如涉及到房产证办理的事项,区里的相关职能部门就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争取解决问题,即使解决不了,也可以给予居民一个合理的回复,绝不是以一句“这事是市里的”应付了事;有的事情属于预算经费之外的,要尽可能的想办法,在不违背财经纪律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惠民资金解决问题,绝不能以一句“没有经费”草草了事;还有的事情属于居民自治的,比如因为没有交水电费被停电停水,或是无物业的楼栋的修缮,要耐心细致告知居民这是大家自己的事,可以在社区的指导下通过成立业主委员会,然后发动居民群策群力来决问题,绝不可以一句“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来简单应付。我们要相信,但凡尽力了,用心了,即使有些问题暂时无法解决,群众也一定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热心肠。
来源:
作者:周明
编辑:谭洪汀
本文链接:https://wap.shifengnews.cn/content/2018/11/06/6395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