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石峰区有了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18-08-17 10:50:33 字号:

  近日,市文体广新局公示了我市第七批1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第四批20位非遗项目传承人名单,石峰区李映明剪刻纸项目以及李映明、李伟静二人成功申报非遗项目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这是我区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首次入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映明(以下简称李老)今年78岁,但是他坚持剪刻纸艺术就有55年。目前,任湖南省剪纸艺委会副会长,株洲市剪纸学会会长。他为剪刻纸艺术奋斗了大半辈子,并持续在社会上宣传着民间艺术的重要性。今天,小石头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李老的剪刻纸人生。

  李映明正在刻画作品

  求学无门阻碍不了他对艺术的向往

  李老从小对绘画感兴趣,深受老师青睐,在一次求学中要求与“右派”身份的美术老师划不清界限,让他无缘自己心仪的学校。一次机缘巧合,他进入株洲田心机厂成为了一名工人,因为画工好,随后被上级调到工会文化宫做电影美工,这份工作为他的剪刻纸艺术奠定了良好基础。1963年,株洲市举办首届美术展览,作品准备期一个月,别人都在创作绘画作品时,特立独行的他选择了没人尝试的剪刻纸,于是人生中的第一份剪刻纸作品《电力机车出厂》由此创作出来。并在展览上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被当时的市委书记评论“巧夺天工”。此次的荣誉激发了李老对剪刻的热情,也开始了他的剪刻生涯。

  绘画的电影海报

  李映明年轻时的照片

  上百次的获奖,剪刻成就斐然

  李老这一生出过的作品大概有2000余幅,获得了100余次奖项,然而让他最激动的成就莫过于将自己毕生剪刻的精品出书和举办个人展览了。2014年,李老在加拿大和一名加籍华裔合作出版了一本《生命的音符》剪刻纸作品集,此事被加拿大多家媒体和电台竞相报道和转载,李老也被巴里市(音译)市长亲自授予“外籍艺术家”称号。

  在加拿大出版的书籍《生命的音符》

  李映明被加拿大巴里市市长颁发奖杯的场景

  2017年4月,李老在株洲市图书馆成功举办了个人作品展览,省、市级的剪刻纸名家也都闻声而来。在展览后,各位剪刻纸手艺人希望形成一个专门的联系网络,在交流中一起探索、提高,共同推动株洲剪刻纸艺术的发展,于是成立了剪刻纸学会,并推选李老为首任会长。

  株洲市图书馆个人作品展览

  为了传承民间艺术他选择申遗

  在被问到为何坚持剪刻纸以及为何申报非遗项目时,李老说“我搞剪刻纸,是为了记录祖国的变化、反映当前的社会生活,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中国的历史,留下一个时代的烙印。民间艺术是国家的珍宝,必须得传承下去,因此申报非遗是我必须得做的事情。”为了传承,李老不遗余力的将毕生所知、所学传授给学生们,包括三个子女,现在他的小女儿李伟静也成为了“李映明剪刻纸”的传承人。

  李老剪纸作品

  李伟静现场剪的作品

  四个月的申遗是他两年来的等待

  2016年,李老向市相关部门申报非遗项目,但由于申报流程与材料不合规范,没有申报成功。为了传承的李老不甘放弃,李伟静看到快80岁高龄的父亲每天出门奔波,又无功而返,心疼不已,为了不让父亲如此操劳,工作忙绿的她承诺一定将申遗项目办好,望父亲好好保重身子。2017年,李伟静重新整理了父亲的手写材料以及作品,上交到石峰区文化馆,区文化馆对此事十分重视,特意成立了非遗工作室,里面存放着李老的作品与奖状,并在12月开办了非遗课程班,由李老任教。2018年4月,在区文化馆工作人员的配合下,正式向上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历时4个月后,项目申遗成功。

  李映明剪刻纸非遗项目申报材料

  区文化馆非遗工作室,满墙都是李映明的作品

  李老的成功绝非偶然,他从没受过专业培训,但是他依靠勤奋成就了自己的梦想。为了磨练剪刻纸技艺,他常常外出写生,日往月来,剪刻的作品越来越传神,技艺也愈发熟练。传承的道路也亦非平坦,但李老相信,只要他坚持干下去,坚持将传统艺术带入百姓生活中,让百姓了解、熟知、学会剪刻,传承的这根绳索就不会因此断掉。

来源:石峰新闻网

作者:张婕

编辑:谭洪汀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