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为了“清水塘”,这幅重担我来挑!
——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一线干部罗新山剪影
2017-07-12 09:46:26 字号:

  石峰新闻网讯 (通讯员 廖婕 申明) 7月5日,记者来到株洲通大水泥制管有限公司时,偌大的车间已经看不到一台生产机器了,工人宿舍里摆放着空荡的床架,玻璃窗已蒙上不少灰尘,一些锈迹斑驳的零件散落在地上。“企业生产时确实有粉尘、大气等污染,但效益不错,这也是为经济发展做贡献啊。不瞒记者同志说,起初我们是不理解的。如果不是老罗,我们至少不会这么快签约”,公司股东游继岗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

 

 

株洲通大水泥制管有限公司车间(廖婕 摄)

  游继岗口中说的“老罗”,是铜塘湾街道“老征拆”干部罗新山。在担任街道副主任期间,负责过广铁物流、铜塘湾B保物流等很多重点项目的征地征收。去年,经组织批准,罗新山改为非领导职务。本以为可以卸下重担退居二线,但是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启动后,组织找到他,希望他能够负责集体农用地上的租赁企业退出工作。“讲实在的,当时只想轻松点,下班能在家里带带孙子,享受天伦之乐,毕竟50多岁的人了,怕身体吃不消”罗新山说,但是,想起自己是退伍老兵,对街道各社区(村)情况都很熟悉,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时间很急任务又很重,“苦点累点,值得!这个担子,我来挑!”没有多想,他一口答应。

  石峰区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指挥部门口,各类作战图清晰陈列,各项工作任务如何?责任人是谁?进展怎样?都一目了然。在向外界展示成绩的同时,也无声倒逼着一线工作人员奋发攻坚。“指挥部是每天安排、每周调度、每月讲评,压力大哦!”,提起企业关停搬迁,这名征收战线的老兵都如此感慨。“根据区指挥部4月份工作预安,所有集体农用地上的企业,要在五月底以前基本退出。一共17家,铜塘湾街道范围内占了16家!难度可想而知!”

 

 

罗新山(左四)和同事到通大水泥制管有限公司走访

  果不其然,株洲通大水泥制管有限公司,就是罗新山和同事们遇到的“大难题”。第一次登门,公司方一下难以接受,置之不理,甚至摔门而出。罗新山没有灰心,不能见面就电话沟通、电话不接就短信联系、短信不回就反复上门,一而再,再而三,20多次的走访,公司负责人不但开了房门,也逐渐开了心门。等工作基本做通了,约好签约日子,公司却说要再考虑。

  4月底的一天,是罗新山和公司再次约定签约的日子。当天下午,大雨如注,罗新山和同事们在区指挥部等待公司负责人前来,眼看约定的时间快到了,但始终未见公司负责人身影,大家不免心生焦急,以为此事要黄了。突然,从窗外看到游继岗与另外两名负责人,冒雨出现在指挥部门口。下午开始,一直到深夜,工作终于做通。雨夜中,三个大男人眼含热泪签下价格确认书。“我们真切理解他们对企业难以割舍的感情。清水塘凤凰涅槃,这些企业主们的大局观、奉献观确实让人感动。 ”

  7月初,株洲日报、株洲晚报、株洲电视台等本市所有主流媒体,均在各自重要版面、重要时段推出报道《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报道第一段中,清晰写着“17家集体农用地上租赁企业已基本完成资产补偿并退出”。一句话的背后,是罗新山和众多“罗新山”们费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甚至耗尽千辛万苦的付出。

  “退休后,我要带孙子经常到清水塘来看看,并且告诉他,这片土地的蝶变,爷爷也参与其中,做了一些工作啊”,话到此处,不苟言笑的罗新山爽朗地笑出声来。

来源:石峰新闻网

作者:廖婕 申明

编辑:谭洪汀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