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10月19日讯(记者廖明 通讯员李相铭)湖南省百强企业榜单日前发布,作为我市上榜的10家企业之一,株洲联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排名第65,比去年上升9个名次。
2014年,联诚实现产值32.87亿元。今年,随着牵引装备部件配套产品产业化项目的实施,搭乘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大发展的高速列车,这家“十百千”工程重点企业正向着年产值50亿元的目标飞驰。
【扩规模】稳坐国内行业头把交椅
10月15日上午,联诚牵引装备部件配套产品产业化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该项目建成投产后,一年将为全市轨道产业新增10亿元产值。
尽管该项目仍在建设之中,但先期投用的备料中心,就承接了中车株机公司的全部下料业务。仅这一块,就为该公司增加了近亿元的年产值。
“作为一个轨道交通部件制造商和供应商,发展的根本就是提升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能力,围绕国内轨道交通装备市场、株洲千亿轨道交通产业,做好配套、形成规模。”联诚集团党委书记王丽宗说。
他介绍,联诚拥有结构件、通风冷却、电子电器、新材料应用等先进技术平台和高效生产线,结构件的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级水平,风机系列在国内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占有率达到75%以上。
目前,联诚的产品覆盖全国18个铁路局和神华、神木、朔黄等路外机务段。联诚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部件制造商和供应商之一。
【走出去】在国际市场打响联诚品牌
成为国内行业龙头,联诚并未满足。
“相较于国际上的机车生产巨头,我们差距还是不小,想要迎头赶上,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国际市场舞台上打响联诚品牌。”王丽宗说,世界那么大,联诚要走出去看看。
与西门子合作,联诚不仅成为了西门子德国机车的独家供应商,还成功将其在立陶宛的生产线搬迁转移到株洲。
与法国阿尔斯通合作,先后获得阿尔斯通MI09项目风道产品订单。
与新加坡Tailer公司开展电机维修业务,并签订了新造电机合同,首次将系统件产品销往国外市场。
目前,联诚集团产品出口东南亚、中东和欧美等多个国家,海外业务已突破亿元大关。
“一年1亿多元的业务量,看起来不大,但产品的成功出海,证明联诚已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在国际上打响了联诚品牌。”王丽宗说。
【求突破】新材料产业趁势崛起
10月15日上午,长沙地铁二号线的一趟列车在橘子洲站点停靠,这趟产自株洲的地铁列车,车身上遍布着联诚的“新元素”。
“头罩、导流罩、司机台都是联诚造,与其他列车不同的是,它们采用的是更轻、更环保的新型材料。”王丽宗介绍,时下,轻量、环保,已成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的发展趋势,应用于长沙地铁二号线的这种碳纤维材料,在满足产品静强度、疲劳强度、防火安全性及各项机械性能要求的同时,成功实现了减重30%的目标。
目前,联诚已成功完成深圳地铁11号线导流罩、广州低地板有轨电车的裙板、淮安低地板有轨电车的裙板等碳纤维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其中与国防科技大学联合开发的碳纤维车体底架的成功试制,更将公司的碳纤维产品生产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去年,新材料板块全年收入还不到1亿元,今年就已实现翻番,达到了2亿元。”王丽宗说,新材料产业的趁势崛起,将为联诚未来的发展积蓄新的动能。
来源:
编辑:谭洪汀
本文链接:https://wap.shifengnews.cn/content/2015/10/19/6404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