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一天签了16户,来势相当好!”7月20日凌晨一点,石峰区轨道交通城征地征收指挥部驻地灯火通明。工作人员在统计过去24小时签约总户数时,大声叫好,睡意全无。
这是对轨道交通城征地征收前期工作的莫大肯定!它饱含了涉征群众对株洲轨道交通千亿产业的深情支持,凝结了石峰征拆战线全体同志的智慧与汗水,也印证着石峰区、株洲市追寻轨道交通产业腾飞的筑梦历程。
轨道交通城是我市今年产业发展的“一号工程”,事关今年轨道交通产业产值顺利过千亿,2020年达到2000亿元的战略目标。
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城建设,石峰区今年征收土地2400亩,涉及300多户居民,截至目前,涉征土地和房屋全部完成调查,全面启动上户签约一周时间,一举实现了40多户的签约!
“时间紧,任务重,土地和房屋调查比较复杂,但是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石峰区轨道交通城征地征收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田间地头,全体征收工作人员头顶烈日,冒着酷暑,一遍一遍地给村民丈量土地,公正公平握在手里,刻在心里;
在村民家里,大家围坐着拉家常,不厌其烦地讲政策,做工作,将心比心,设身处地;
在周末休息日,家人有了团聚的时间,他们却要像工作日一样,准时来到办公室扑入工作,把温馨的记挂抛到脑后;
在凌晨寂静时,他们刚做完一户村民的工作,摸着月色回家,家人早已酣睡;
……
这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精神!是什么让大家如此夜以继日,满怀豪情?在石峰区轨道交通城征地征收指挥部办公驻地进门的墙壁上,一句“发展是最大的政治”宣传标语,无声地进行着生动的注解。
工作机制:“5+2”、“白加黑”、“晴加雨”
轨道交通城征地征收时间紧,任务重,等不得,靠不得。这是关系到石峰区乃至株洲产业发展的大事,所有参与工作的机关干部都深知这一点。
4月下旬贴征收公告,5月2号就进场工作,两个月不到就完成了土地、房屋调查和编号,实属不易。
“自正式启动征收工作以来,指挥部全体征拆工作人员放弃‘五一’假期和周末双休,分成四个小组,竞赛式开展土地调查工作。”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城建设进度,打好“千亿攻坚战”,全体一线征拆人员以“5+2”、“白加黑”、“晴加雨”的全天候状态投入实际工作。
6月20日,在石峰区井龙街道郭家塘村塘脚下组的一居民家,轨道交通城征地征收指挥部工作人员正在对该涉征房屋进行丈量,端午节假日该指挥部工作人员也未休息。
“充分考虑照顾百姓利益,时间方便,周末有空周末测量,晚上有空晚上调查,有些村民因为工作不好请假,我们等到他下班回来再去测量,顾不上吃饭,加夜班是常事。但是,累得值!”石峰区委组织部抽调到征收第一线的年轻党员赵璟说。
7月初,石峰区轨道交通城的土地调查、房屋编号、房屋调查等工作全部完成,开始上户签约。
“土地和房屋调查后,老百姓签了字,征收工作就好做了,因为思想工作已经基本做通。”工作人员说。
领导带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
6月日,石峰区委书记、石峰区轨道交通城征地征收指挥部政委罗伟事先不打招呼、不发通知,赴轨道交通城征地征收指挥部督查工作。罗伟指出,建设好世界级的轨道交通城,全体石峰人使命光荣,责无旁贷,作为领导干部,尤须身先士卒。7月21日,他本人带头上门,与涉征群众面对面开展签约工作,并慰问了一线征拆工作人员。
7月14日,石峰区委副书记、区长,石峰区轨道交通城征地征收指挥部指挥长龙志华带队,到轨道交通城井龙片区涉征户言某家中开展工作并实现成功签约。他向涉征户详细介绍了区域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前景,宣传了征地征收政策精神,同时,对广大涉征群众为轨道交通城的建设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轨道交通城征地征收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组织领导来说,石峰区全力以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区上下人人有责任,从书记、区长开始,人人都有工作,全区所有职能部门都有任务。
这一次,石峰区也充分发挥了基层组织、群众代表、党员的作用。“无论是丈量土地,还是房屋编号、签约,首先把握一条,第一村干部带头,第二组长带头、第三党员带头。”上述负责人表示,党员看干部、群众看党员,党员干部支持的话,对群众带动作用特别大。
比学赶超:中午学习、每日调度、每周排名
7月20日,在轨道交通城指挥部办公驻地,记者看到,走廊墙壁上挂着一面“石峰区轨道交通城部门包户签约进度排名表”,上面各个单位签约的户数一目了然,并且每日都要更新。
为了快速推动轨道交通城的征地征收,在签约的关键时刻,石峰区把任务已分配至个区直机关单位,每个单位负责5-18户签约,相关工作人员已全部下到村民家做工作。
“我们上阶段工作没做好,在此作检讨,下阶段将全力以赴,力争实现签约零的突破。”在当天由龙志华区长主持的调度会上,某单位还没有实现首户签约,在会上不得不作表态发言。
石峰区轨道交通城征收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每星期的征收调度会,各个单位签约的情况都要排名通报,没有签约的单位负责人要说明情况并表态发言。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全面、深入、准确掌握征拆政策、工作技巧、补偿明细计算方法等,指挥部在郭家塘片区和井龙片区共设置了6个房屋政策指导组,确保所有部门的疑难问题有专人咨询、解答。派驻到一线的机关干部积极主动,或邀请专家一对一辅导、或自觉向政策指导组成员讨教、或与兄弟单位同事探讨研究,项目征拆一线学习氛围颇为浓厚。
记者看到,在石峰区轨道交通城征地征收指挥部办公室内,几乎每天都有机关干部放弃午休时间,一起钻研上户签约补偿知识。
“当前,无论是党委政府的重视程度,还是产业本身的发展态势,石峰区轨道交通产业都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作为责任主体,我们务必要用空前的推进力度来实现产业腾飞 。”石峰区委书记罗伟说。
人物素描
刘建新:做到嘴勤、手勤、脚勤
从1992年开始,石峰征地拆迁所的刘建新就开始做征地征收工作,对于与征收户打交道,他有自己一本经。
这一次轨道交通城的土地调查,他身先士卒,再远再苦,他都要为老百姓丈量清楚,“村里那个树有四、五米高,田土里草深蛇多,需要穿套鞋进去丈量,一天下来一身汗一身泥,从头到脚都湿透了。”
他认为,在做调查前期工作中,一个要“嘴勤”,要多沟通、多说、多交谈,二要“手勤”,就是每一丘田、一块地、一棵树都要手把手的认真量出来,三要“脚勤”,不能坐在办公室,要深入村民家里,去说服他,他才会相信你。
刘建新是个多面手,也由于缺少人手,他经常被各个组要去帮忙,土地调查后,一会儿又房屋编号,一会儿又被叫去算账。然而,他却不厌烦,“他们中有些同志经验不足,我多做点没事”。如今,他还是郭家塘片区政策指导小组A1组组长,分了50户的签约任务,为了早点完成任务,这几天,他都是凌晨才回家。
鲁君实:为首户签约谈了一通宵
鲁君实是石峰区轨道交通城井龙片区征地征收工作的总负责人之一,这里有100多户的签约任务,7月14日,这个片区实现了签约零的突破,也是轨道交通城首个签约户。
对于第一户签约,大多数村民存在着相当顾虑,“大家都有观望情绪,都在看别人怎么做。”鲁君实说,必须要下大决心实现零的突破,为众多征收户树立一个示范。
在一村民家里,鲁君实和区领导从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一通宵的工作,这一村民家族所涉及的三户一次性签约。
“我们当时也没有时间观念了,反正觉得这户人家愿意谈,就应该抓住机会,谁也不会考虑回家的事情。”鲁君实说,只要能够快点签约,再苦再累也值得。
一线日记
7月8日 周三 阴转多云
一大早,赶到食堂吃完早饭,就同单位两名同志匆匆赶往项目指挥部。昨天整个下午和晚上都在研究征拆补偿如何计算的问题,连晚上做梦都与数字有关,早上起来有点头痛。
到了指挥部,先来的同志已向国土部门的“专家”在请教了。我拿出记录前一天积累的12个问题的本子,准备一一求解。看得出,国土部门年轻的小吴很受大家欢迎,讲解认真而细心,一时还轮不到我,只能先伸头听解。
讨论的气氛渐渐高涨,不断有外组的人员加入进来,多时一二十个人挤进小空间里,很是热闹。我的12个问题也逐一得到解决,和诸多同事一道,业务又精进了一步。
现在想来,这种由内在责任使然的学习劲头何其珍贵。可以预见,由学习催生的动力将助推征收工作务实推进。
(文/区委办 陈战辉)
【原文链接】全力以赴 奏响和谐征收进行曲
来源:《株洲日报》2015年7月22日A4版
作者:张玉成 申明
编辑:谭洪汀
本文链接:https://wap.shifengnews.cn/content/2015/07/22/6405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