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90后孤儿撑起一个家
2015-03-02 14:19:48 字号:

  

 

  说起父亲,宾春香就流泪 汪成/摄

  

 

  宾春香和弟弟、伯父在新老房子间合影  汪成/摄

  

 

  宾春香在教弟弟写作业   汪成/摄

  青春并非总是充满灿烂阳光和校园情愫,也可能是无止境泥泞里的挣扎和求生欲望。15岁到24岁,对一个女孩子来说正是人生中的花样年华,而对宾春香来说却是最痛苦和艰难的成长经历。

  在宾春香的身上,经历了太多常人所不知道的苦难,没有父亲强健的臂弯,没有母亲温暖的怀抱。多年来,宾春香几乎未曾感受过寻常家庭的欢乐,离世的父母,患病的妹妹,年幼的弟弟,身上的担子,足以让一个成年男人喘不过气。但苦难没有磨灭她的意志,反而激发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美好的追求。

  宾春香,一个看似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孩,向我们演绎了坚强的意义。

  家中接二连三发生变故

  在2013年市妇联举办的一次“智慧家长”评选会上,出生于91年的宾春香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她相貌普通,羞涩腼腆,矮小瘦弱。甚至从严格意义来说,她并没有资格参加这次评选,因为她虽已结婚,但并未生育有子女,不能算是家长。

  “但我们当时还是毫无犹豫把她评为智慧家长之一。”妇联的李文佳说。10年来,她亦姐亦父亦母,让一个濒临绝境的家,逐步摆脱了苦难,踏上幸福之程。

  宾春香出生在荷塘区明照乡,在14岁之前,宾春香的生活还算不错,父母恩爱,三姐弟和谐相处,虽然家境不富裕,但还是过得幸福快乐。

  变故来得如此突然,2005年,父亲宾育兴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宾春香还记得,那天放学回家时心里很紧张,预感到发生了事情,因此脚步走得特别快,回到家后伯父告诉了她这一噩耗。

  这一变故对这个家庭犹如晴天霹雳一般。母亲宋雪辉本来就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丈夫的突然离世让伤心欲绝,直接病倒在床,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

  当时只有15岁的宾春香只能一边读书,一边种田,一边在家照顾重病的母亲。

  2008年,由于家庭窘迫,母亲长期缺医少药,也跟随父亲脚步离去。留下了当时13岁的妹妹宾桂香和9岁的小弟宾超东,还有三间摇摇欲坠的破旧瓦房和几万元的债务。

  母亲去世前,把她喊到床前说,我走了,你要把弟弟妹妹照顾好。轻轻的一句临终嘱托告别,却让宾春香觉得身子要被压垮。小弟宾超东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母亲离开人世的那个晚上,大姐流着眼泪紧紧搂着他说:“别怕,爸妈不在,你们还有姐姐。”

  祸不单行,父母的相继离世给妹妹造成了严重的打击,精神状况每况愈下,只能休学。2009年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记者在家里采访,妹妹宾桂香早早就把房门关上,宾春香怎么喊都不愿意开门。“相比以前,现在她的病情好多了,只是害怕见陌生人,也不喜欢说话。”

  面对接二连三的变故,宾春香在晚上常常以泪洗面,却得不到任何依靠。“那时候我弟弟还未经人事,常常奇怪的问我,姐姐又哭了,有什么好哭的呀。”

  柔弱外表下,有一颗坚强的心

  “很多年前,我在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教书。担任五(乙)班班主任时,班上有一名叫宾春香的学生。她家境非常贫寒,父母生病,还有两个年幼的弟弟妹妹。但她坚强懂事,学习认真。有时带着弟弟妹妹来上学,回家后还要承担家务和农活。”这是宾春香小学老师宋伟明对她的回忆。

  宾春香后来的日子,比宋伟明说的还要艰苦万分。

  因为要照顾母亲,宾春香早早就缀学在家种田,还在株洲城区的一家餐馆当服务员。

  后来,在政府帮助下,宾春香走进了株洲市工业学校 “日出春蕾职高班”,学习服装设计与制作,却因为妹妹病情加重,只能缀学回家照顾。

  不久后,亭子前村的农民工技能学校谭静明校长又答应给宾春香提供免费培训,宾春香听说焊工钱多,就进了培训学校学习焊工,每天清早,她为弟妹做好饭菜,再匆忙打扫卫生,跑步到培训学校上课。中午又赶回家,为弟妹做好中饭再返校学习。

  谭静明见他们三姐弟可怜,就免费为他们提供食宿,让姐弟三人就在学校居住下来。“感谢谭静明校长,她把我们三姐弟接到学校,还教会我焊工。”宾春香说,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帮助她的人。当记者问谭静明电话时,宾春香没有翻手机,顺口就说了出来。

  但焊工却常被认为是女人的禁区,不仅是个技术活,更是一个辛苦活。当时还只有18岁的宾春香,跟随焊工队伍外出工作,去过涟源,广东韶关,为了赚钱四处奔波。

  当时她是队伍里唯一的一个女焊工,也是年纪最小的。“一个焊枪和焊条就有几十斤。每次干完活,我就累趴下了。”宾春香说,干这个活,天冷了穿的多不好活动。人蹲下都难,要撅着屁股拿着焊枪。天热穿少了,那电焊的火花溅到身上就是一个泡,没弄好眼睛还得受伤。如今,宾春香的身上还留有许多伤疤。

  “她是我的大姐,但更像我的妈妈”

  2009年,宾春香听说四川焊工赚钱,就跑去四川的工地上班。在四川,她认识了改变她命运的人——李忠宝。李忠宝是兰州人,和她在一个工地做电焊工,李忠宝很快喜欢上了这个勤快懂事的女孩。

  但因家庭原因,宾春香认为自己还不适合谈恋爱,更不想谈异地恋。2个月后,因要回家照顾妹妹,她坐车回到株洲,没想到李忠宝也辞了工作,买了票跟随她来到株洲。

  “他跟我来到我家后,看见家里的破房子,非但没有嫌弃,反而是和我一起把院子里的草锄完,和我一起修葺房子。” 李忠宝的举动开始打动了宾春香。

  这个老实本分的西北汉子说,春香的一切我都看在眼里,她的坚强,她的辛劳,她所经历的苦难。“我不想只是在工作中偶尔帮你一下,我想帮你的家,你的弟弟妹妹,我想帮你分担压在你肩上的担子。”这是宾春香这辈子听过最感动最有依靠的话。

  2011年圣诞节,宾春香和李忠宝领了结婚证,没有婚纱,没摆酒席,却有相守一生的诺言。

  结婚后,两人共同努力,省吃俭用,在老房子后面盖起了一个新家。妹妹的病情也得到了控制,弟弟也在上技术学校,一切似乎都已经好转起来。虽然为了盖房子,宾春香借了不少钱,但她说,以前那么苦都熬过来了,现在这点债不算什么,只要努力,一切都会好的。小超东说:“她是我的大姐,但她更像是我的妈妈。”

  宾春香说, “把弟弟妹妹带大,看着他们成家立业是我最大的愿望。”

  记者手记

  还未到宾春香的家时,亭子前村的妇女主任周左艳就告诉记者,这是一个承受了和年龄完全不同经历的女孩。

  从一个需要人照顾的小姑娘,迅速地转化角色,成为整个家庭的顶梁柱,宾春香付出的艰辛是常人很难想象的。看过她的经历,也许我们都认为,只有坚强的女孩才能做到这样,他和普通的女孩子不一样。

  但采访刚开始时,谈到父亲,还在满面笑容招呼、倒茶的宾春香眼泪就流了下来。她说,她所做的一切,曾经都是自己不敢面对,不想去承受的。在走到今天之前,她一直抱着过一天是一天的心态,从未认为能带着弟弟妹妹挺过来。

  宾超东偷偷告诉记者,姐姐最害怕下雨打雷天气,每次遇到,她就会抱着我们瑟瑟发抖。

  也许,宾春香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坚强。她的坚强,更多的只是因为无奈。她和普通的90后女孩子一样,渴望得到应有的呵护和关爱。(株洲晚报)

来源:株洲晚报

作者:赵露

编辑:谭洪汀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