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
近年来,株洲市志愿服务热潮扑面而来。截至11月底,株洲市注册志愿者已超过49万人,团队923个,他们纷纷接过雷锋“接力棒”,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成为推进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推动学雷锋常态化。如今,从“学雷锋”到人人做好事,再到争做公民志愿者,株洲人已把学习变成了践行。
以爱之名,为善之行
“今天要买些什么菜啊?”11月28日凌晨4时许,唐先华蹬着三轮车,准时出现在荷塘区中南蔬菜批发市场,不少熟悉的老板见到唐先华,都会主动向其打招呼。
唐先华打开记事本,上面记录了密密麻麻的菜单,买完一个就在旁边打一个钩。天空微微亮,唐先华又将菜送到几十个孤寡老人、贫困学子、残疾人家中。
给独居在家的老人送去食药等物品,成为200多名孤寡老人的“儿子”,他还为山区孩子邮寄书本、学费,奔赴汶川、玉树、舟曲、盈江等灾区,与灾区人民携手克难……至今,唐先华坚持了20多年义工生涯。2011年,他获评全国优秀志愿者。他说,“我不想留下太多的遗憾,趁现在还身强力壮,为社会多做一些举手之劳而有生命意义的事情。”
补充新鲜血液,壮大志愿者队伍。近年来,株洲市各部门、单位也利用其丰富资源和专业优势组建志愿服务队,充分吸纳专业知识人才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截至11月底,株洲市有注册志愿者496444人,团队923个。
联队帮扶,对口服务
11月29日上午,株洲荷塘区妇幼、荷塘区档案局等市级文明单位的60多名志愿者,与宋家桥街道办事处的30名志愿者,为辖区内铁四院生活区、东风村小区、茶园小区“大扫除”。据了解,这是区妇幼、区档案局与社区“联队”后,第三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今年,全市各级文明单位成立了帮扶志愿服务队,结合扶贫帮困工作,双向选择结对帮扶对象。“以文化扶贫为主要形式,以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和环境整治等为重点,帮助联点单位辖区内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株洲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志愿服务建档案
“群众有什么困难,志愿者就提供什么服务。”在荷塘区,志愿服务已实行“分类建档”管理,将辖区内4万多志愿者按不同专业、特长,分为法律援助、守楼护栋、医疗救助、爱心服务等10个志愿服务队。同时,还将群众的困难,由社区登记建档。
去年,株洲市成立了市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协调小组,负责全市志愿服务活动的总体规划和协调指导,建立志愿者档案和志愿服务数据库,实现了志愿者、服务对象、活动项目的有效衔接。株洲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株洲市志愿服务制度逐步完善,避免了许多重复、扎堆的志愿服务,提高了志愿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目前,全市建立了41个“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
来源:株洲文明网
编辑:谭洪汀
本文链接:https://wap.shifengnews.cn/content/2014/12/03/6408135.html